油耳型若亂挖越推越入塞耳兒童刮耳垢易突失聰
【本報訊】小朋友都會「撞聾」?孩子對叫喚聲無反應,家長或誤以為是懶惰使然,但其實可能是耳垢充塞耳道,影響聽覺。有耳鼻喉科醫生表示,若兒童屬較多耳垢的油耳型,家長又替他們亂刮耳垢,隨時將耳垢越推越入,當遇到有水入耳時,耳垢一旦發脹,隨時出現突發性失聰。記者:鍾麗霞
乾性或油性耳朵原來受遺傳影響,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林建業指,是由一個名為ABCC11的基因決定。中國人或亞洲人以乾性耳為主,白人及黑人則多油耳,但即使兒童是中國人較少見的油耳,正常情況下也不會出現耳垢「堆積如山」,毋須特別清理,但若家長或外傭經常胡亂替他們掏刮耳垢,隨時將耳垢推到接近耳膜的深處,「曾經有家長後,用棉花棒幫個仔清理耳仔入面積水都出事」。
耳垢毋須完全清除
他表示除非兒童天生耳道較窄,加上耳垢分泌特別旺盛,否則很少人需要定期找醫生清理耳垢。一般人可透過進食或說話,令耳道附近皮膚不停郁動,耳垢便會自動排走,不需要任何「人工挖掘」,加上有適量的耳垢存在,有助抗菌、防水及防蟲,故毋須完全清除。
耳垢在正常情況下可自行排走,但被耳垢阻塞,影響聽覺的求診個案卻不少。林建業表示尤其在夏季,每日也有一、兩宗求診個案,「好多人係因為耳屎太貼近耳膜,一旦遇水發大,就完全聽唔到」。他指,曾有患者誤會自己患上嚴重耳疾而很擔心,求診時用儀器將耳垢清除,聽覺隨即恢復。
或會影響溝通能力
林建業提醒家長三、四歲是兒童語言、學習及社交的重要發展階段,若因耳道長期被耳垢阻塞,有機會因聽不清楚而影響溝通能力,輕則發音有偏差,嚴重則會延誤學習說話,「o依家好多係獨生子女,屋企好多時只得外傭,小朋友聽唔清楚未必有人察覺,好多時到準備返學先發現」。
需嵌入耳道內的各類型耳塞,包括游泳或睡眠時用的耳塞,也有機會將耳垢越推越入,「好多人都將耳塞鏈拉到好長,盡量推入耳仔,以為可以更防水或隔音,其實好容易推晒耳屎入去」。他建議可使用「度身訂做」的游泳耳塞,或改用耳罩式Headphone。